只见庭院里堆满了各种信封。虽说李清雅说过近日五湖四海多有来信,可杜玉没想到这个“多”居然如此夸张。只见院子的石桌石椅上堆满了未拆封的信件,颜绫心正蹲在台子边清点着这些信封。
杜玉故意发出较重的脚步声,一脸疲态的颜绫心才抬头看向他:“你怎么来了?”
“这里是杜府,我不来才稀奇。”
“我的意思是,你这个时候不该陪李清雅吗?”
“也想来陪一陪你。”
“是么……”
她低下头,不知心情。
杜玉蹲下来,帮她一起收拾这些信件。羽衣飘忽间,杜玉看到她腰间系着一个织布小人,小人脸上被涂得乱七八糟。
杜玉心中一动,她还将这个织布小人留着啊……
说来也颇为不可思议,如果说他与李清雅是天造地设的一对,那他与颜绫心则本来该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人。无论是家世背景还是性格前途都截然不同,如若不是那般多机缘巧合,他或许本该在茫茫人海中与病入膏肓的盲女擦肩而过。
与颜绫心的感情进展并不顺遂,或者说从一开始他们之间就充斥着别扭、辜负与纠结。她对杜玉的感情应该极为复杂吧,从那个被涂得乱七八糟却也依然随身保存的织布小人便可看出。
某种意义上,她能原谅杜玉,只能证明她心底过于善良。
杜玉想到往事,心情有些沉重。他不喜欢这种氛围,主动开口:“这些信是琴音谷的人寄来的吗?”
颜绫心意简言赅:“我早已和琴音谷没有瓜葛。”
“那这些信……”杜玉仔细看去,信纸各色各样,看起来这些信的主人恐怕来自各行各业、各州各湖,“我能看一下吗?”
颜绫心意味深长地笑了:“吃醋了?”
杜玉瘪了瘪嘴:“有一些。”
颜绫心笑得更莫测了:“你还是不要看的好,不然看了心里不舒坦。当然,你现在是仙人了,我也拦不住你。”
她脸上那笑容分明是在捉弄杜玉,偏偏杜玉还就上套。他拆开一封信,只是粗略看了一眼便知道她所说的“不舒坦”到底是指什么。
“尊敬的太平楼主……”
信一开篇,杜玉便立刻意识到这些信其实不是给颜绫心的,而是给“太平楼主”——小师妹公孙若的笔名。
“阁下所写《从前有座花山》让在下甚为着迷,然而在下却有一事闷闷不乐。那便是书中男主袭玉,未免有些幼稚懦弱,似人非人,叫人恨不得一掌劈了他,私以为……”
《从前有座花山》是小师妹的“著作”,其中故事完全就是照搬杜玉与诸位姑娘相识的往事,只是改了个姓名,给某师妹加了许多不该有的戏份罢了。这所谓男主“袭玉”其实就是杜玉……
通篇读下来,都是这名读者在痛批男主袭玉,杜玉果然浑身不舒坦,他辩解道:“这些人站着说话不腰疼,若是易位处之,他们未必做得有我好,他如此批判我实在是冤枉。”叽里咕噜辩解了一大堆。
颜绫心似笑非笑:“是吗?”
杜玉又闷闷地拆开其他信件,看起来颇为不服气,非要找出反例,颜绫心自然也不拦他。
“……很难想象这男主是个正常人……”
“……看到第三卷赵国的剧情实在气煞我也,这袭玉太过废物!……”
“……感觉……不如……”
还有些来信则没有那么客气:
“……太平楼主此书名怎么好似与我朝另一流行小说相仿?难免有碰瓷之嫌……”
一连拆了十几封读者来信,杜玉全程苦着脸,看得颜绫心欢快无比,方才疲态一扫而空。